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全国科普月|余杭区:深化科教融合,构筑创新人才培育高地
余杭区深入推进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化发展,着力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和创新生态。在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方面,持续擦亮"沈括学堂"、"沈括杯"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品牌活动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特色科普服务团集结了潘天鸿、曹林、孙威、忻皓等十余位高层次人才和政协委员,走进校园开设"没有天花板的课堂",为青少年带来丰富多彩的科学体验。
在径山小学,"千万大V"潘天鸿用震撼的水下摄影、东北虎追踪纪实,引发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;在良渚三小和瓶窑中学,"绿色浙江"发起人忻皓生动讲述地球生态危机,叙简科技CEO金国庆深入浅出地揭秘AI如何赋能城市安全;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张丽莉走进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小学,通过生动讲解引导孩子们树立生态环境?;ひ馐?。"沈括杯"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学生参与度和学校覆盖率再创新高,近300件各类青少年科创项目、科幻画作品大放异彩。
科普月期间,余杭迎来多位院士专家,掀起一场场科学与创新交融的思想盛宴。中国科学院院士??呓Ь醒Ш4丛把?,以半导体芯片为切入点,为学子带来精彩的"开学第一课",用科研故事勉励青少年勇闯科研"无人区";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在天元公学开展"数学漫谈",生动揭示数学之趣与慧,引导学生在快乐中探索基础科学的奥秘;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深入千年舟集团,考察新质生产力科普馆,围绕绿色胶粘剂研发、竹材高值化利用等议题,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"破局之道"。
值得一提的是,八位两院院士齐聚天元公学,聚焦广义教育学背景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,通过多维度探索与实践,为科教人一体化战略提供了创新示范。这些教育理念的碰撞,以及前沿科技教育实践与产学研的深度融合,有效推动了教育、科技、人才资源的系统性整合。
此外,一场高层次人才国情考察活动汇聚六位院士及三十余位国家级专家,他们来到未来科技城展馆、强脑科技等创新平台,亲身体验人工智能、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成果,为余杭科创生态建设建言献策。
院士专家们的密集到访,不仅提升了余杭区科普活动的专业高度,更将科学精神与创新理念深植于青少年心田、播撒至产业一线,为余杭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智慧动能。
从校园到企业,从社区到田野,余杭科普月通过“科创巴士”“沈括学堂”“银龄跨越数字鸿沟”等品牌载体,将科普与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环境、民生深度融合,成功打造了一场全民共享的科学嘉年华。它不仅是知识的普及,更是科学精神的弘扬、创新文化的培育。
以科普月为新的起点,余杭正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“一体两翼”工作格局,努力让科普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,为打造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、夯实科技强国根基贡献余杭力量。(余杭区科协)